去年國慶七十周
年晚會上,地服公司的節(jié)目結(jié)尾有這么一句臺詞“七十載風雨征程,三十年攜手共進”。那時候,我們就在憧憬機場通航三十周年了。演出當晚,我在微博
寫下這樣一句話:我的單位要三十而立了,我可能還要陪它很久很久,應(yīng)該是它要陪我很久很久......其實我進機場
的時間不算長,看過的風景也不算多,本來可能不會有那么大的感慨,因為正好參與了“牽手”情景劇的排練,看到了一對年輕人從剛?cè)肼殭C場的青春活
力,到中年時期的奮斗進步,再到退休后的唏噓懷念,突然想到很久很久以后我可能也會成為那個坐在搖椅上回憶往昔的銀發(fā)老人,一種莫名的感懷便彌漫開來。
我們這一批不像
機場成立初期時進來的很多員工,他們有的是子女工,來到父輩工作一輩子的地方子承父業(yè);有的是民航專業(yè)的畢業(yè)生,懷揣著生澀和懵懂的青春來闖蕩;有的是土地工,拆遷安置,
工作也要解決。我們那一批社招生,只是一場考試,就決定了你一輩子工作的地方。這個地方,你從陌生到熟悉、從無感到熱愛、從茫然到懷念,看了舞臺上的時光流轉(zhuǎn),物是人非。
我不禁在想:在這條時間的中軸線上輪回,三十年后的我會是什么樣?每一個明天都充滿著未知,更何況三十年呢?
或
許,三十年后的我是什么樣我不知道,但是三十年前的溫州機場是什么樣,我可以從第一批同事的嘴中拼湊起點滴印象。服務(wù)科的柳蕓姐,她可以說伴隨著機場長大的。1990年機場開航時,她才十歲。那時的她每個周末都會從民航售票處坐班車來機場,雖然班車顛簸、道路崎嶇,加上還有些暈車,每
一次過來的路都特別漫長,但因為對爸爸單位的向往及親切感,她每個周末都會來,一直持續(xù)到她去上海讀民航中專。這一次次顛簸、一趟趟天旋地轉(zhuǎn),冥冥之中扣住了她和溫州機場
的相連環(huán)。一晃就是她民航中專畢業(yè),懷抱著一腔熱血來到機場工作,在這父輩揮灑下汗水的地方,她也要將他們的奮斗精神延續(xù)下去。正是因為年輕,有那種敢為天下先的沖勁,她
放棄了可以留在行政工作的機會,毅然決然來到一線施展拳腳。這一干,就是二十年。二十年來,看著候機樓新樓疊起,從老國際廳到T1再到T2;看著航班量呈起飛式曲線上升,從個位數(shù)到兩位數(shù)再到三位
數(shù);看著文件規(guī)章從無到有、從泛泛到細化;看著機場一天一天在進步、吞吐量一年一年在增長。感慨時間匆匆,她早已不是那個每周末長途跋涉來機場玩耍的小女孩了,而是感同身
受的見證了機場這些年發(fā)展的一名老民航了。
她笑談,如果說今年的疫情讓大家都感嘆說自己經(jīng)歷了這個時代的大事件,那她就是經(jīng)歷了兩次了。今年的新冠和零三年的非典,兩次疫情爆
發(fā)時她都在機場工作。不同于十幾年前的撒石灰、做消毒,今年的保障工作多了很多大數(shù)據(jù)、信息化的內(nèi)容。這是時代發(fā)展提供的便捷,也是機場發(fā)展的見證吧。我纏著她,想聽聽她
更多關(guān)于過去的故事,她開著玩笑對我說:“憋說話,用心體會。”
我看著她爽朗的笑容,我想我找到了答案。即便未來有再多的未知,我們只要背負起先
人交給我的擔子,踏實走好接下來的路,再把這美好的擔子,交給后面追上來的人,時不時,看一看路邊的風景,也許對這三十年的前程,便會更加期待而堅定。吐槽過業(yè)務(wù)班的辛
苦、抱怨過工作中的勞累、受過莫名其妙的委屈,可是當我們回首時,記憶中的酸咸苦辣,都是可以回味的甘甜。 (地服公司/周璐)